备受关注的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·极地馆企鹅繁殖中心小帝企鹅“大头娃娃”最终没有挺过“危险期”,在8月26日傍晚7时许结束了13天的生命。
这只小帝企鹅在刚出生时,外形相比其它小帝企鹅显得及其瘦弱娇小,尤其凸显出“大头”与“大肚子”的特征。“大头”,是因为它体态瘦削而且身上只有一层短短的胎毛,因而显得脑袋格外突出;而“大肚子”则是小帝企鹅真正的病因所在。
据兽医介绍,在经过对小帝企鹅深入地病理调查后发现,一直在小帝企鹅肚子中“堆积”的其实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供给营养作用的“卵黄”。对于企鹅等禽类来说,“卵黄”通常在刚出壳时便会存在于腹腔中,占体重的25%~30%,出壳前几天,雏鸟会从卵黄囊获取营养,随着卵黄被吸收,卵黄囊慢慢收缩变小,最后只遗留下一细小的卵黄囊。但存在一些先天以及外部因素会发生卵黄的吸收受阻,甚至完全停滞,而且在出生后,未被吸收的卵黄极易受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卵黄囊发炎,因而导致了雏鸟破壳后身体羸弱,生长缓慢,甚至严重到死亡的结果。据数据显示,每年因卵黄囊吸收受阻而死亡的雏鸟,占雏鸟年死亡数的20%之多。因此,卵黄未吸收完好的“大头娃娃”才会呈现出“大肚子”的状态,也因此使得小帝企鹅出现不肯吃食,而且腹泻的情况。
正常在野外情况下,如果出现卵黄囊未吸收完全而被感染的情况,小帝企鹅可能会根本吃不到食物,甚至不能完全出壳便不幸夭折。而“大头娃娃”小帝企鹅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,在世上存活的时间远远比预期多了一倍。
在饲养员专门记录小帝企鹅情况的工作本上,记录着小帝企鹅的点点滴滴——“第一次直起身子,第一次挪步,第一次正常排便……今天体重长了5克……”在小帝企鹅生命的最后几天,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,看着小帝企鹅张着大嘴使劲儿喘气,消瘦的小肩膀随着用力喘气一上一下耸动的样子,饲养员搬来了专业的医用制氧机,并为小帝企鹅特别制作了输氧筒进行输氧。然而,卵黄的感染以及炎症在后期已经扩散到了小帝企鹅的其他脏器器官,虽然多方努力,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下这小小的生命。
-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"大头娃娃"没挺过危险期